国旗下讲话《价值取向》
大家好:
作为一个个体,你既是宇宙里的尘埃,你又是万物中的灵长,你既能坚守“出淤泥而不染”原则;可你又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行为?有时,你可能会大声疾呼“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你又会告诉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曾经,河南一所学校的高三学生晒出这样的班级励志标语,说“不学习的女人只有两个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不学习的男人也只有两个下场:穿不完的阿迪吊丝,捡不完的破瓶烂罐。”或许你会觉得这话挺励志的,但事实上你又是否发现这些标语中似乎包含着对某些行业的歧视,甚至包含着对学习价值观的畸形认识。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自由地选择喜好已是理所当然,如果你仔细打量周围的一切,你或许会发现,崇洋意识似乎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骨髓。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感觉能去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是一种骄傲,而去非洲贫穷国家则是被戏称为下基层锻炼;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外语叫做人才,而满口“之乎者也”则被称之为古董或国宝;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张扬自己的个性是以不尊重长辈为代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感觉金黄色和带卷的头发似乎要比黑直的头发漂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感觉吃麦当劳、肯德基是一种文雅,是一种能哄哄小孩子的去处;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买东西,始终信赖外国品牌,哪怕是小孩子吃的奶粉,年轻人追逐的耐克、阿迪,青中年人顶礼膜拜的德国人的奥迪、奔驰、宝马,美国人的通用、苹果、微软,日本人的本田、丰田、索尼、佳能等等,这一切需要我们去思考。当外国品牌横行中国市场时,似乎我们的国产品牌只能躲在一旁哭泣,甚至是消亡;当基督国家的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过得比我们自己的一些节日还要火爆时,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安置何处?或许国学大师南怀瑾说得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在未来的世界,我们的核心文化又会是什么,这一切不得而知,或许将来需要由同学们来回答,虽然你们很讨厌听到,动不动就说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留给后代的智慧。但,你们的确代表着未来,蒙牛老总牛根生曾豪迈地说:“我们要用10年的时间,把世界乳业中心定在内蒙。”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豪言壮志,“我们要用20年30年的时间,把世界科技文化中心定在中国。”试想,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国产车自豪地奔腾在法国的香舍丽大街,为什么还有2万3千多件中国的文物却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为什么陈列在白宫的,只能是中国明朝时的青花瓷,为什么不能让欧美的年轻人以穿上老北京布鞋而骄傲,欧美的小孩离不开中国的臭豆腐和冰糖葫芦,为什么一提到不文明的现象就被冠以中国式,而一提到产品质量不合格就被戏称为中国制造。
为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或许这一切都在于有待于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而它都源自我们学习、工作都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既然如此,那就请,为中华之崛起---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