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感知真理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足以说明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已成了一股阻挡不住的巨大潮流。高二物理组的老师们希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最近学习的知识通过小实验的方式展示出来或者预演出来。
我们最近正在学习的是动量守恒定律:于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有关动量守恒与反冲的实验。
完全弹性碰撞(Perfect Elastic Collision)
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弹性碰撞的物理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如果两个碰撞小球的质量相等,联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时可解得:两个小球碰撞后交换速度。如果被碰撞的小球原来静止,则碰撞后该小球具有了与碰撞小球一样大小的速度,而碰撞小球则停止。多个小球碰撞时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
最典型的实验是如下图所示:可是这是成品,不利于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实际问题。
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完成了如下实验:在现有器材的局限性下,学生们借用了化学课上球棍模型的塑胶小球。再用直尺和三角板组成轨道限制小球的轨迹,使其完成正碰。
学生们真的把自己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验中都非常积极地参与:经过多次试验,有的时候是成功的有的时候现象不是很明显。
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白了:
1。定理的正确性。
2。实际操作中的环境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也想到了问题的存在或解决的办法:比如小球间的碰撞并非理想的弹性碰撞,还会有能量的损失;不可避免的摩擦;尽量保证正碰;如果换用钢球效果更好等等。
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着学生徜徉于知识海洋的导游,既要告诉学生知识的要点,也要让学生有自我发现的乐趣。既有有组织的指导预习,也应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今后我们还将不断的改进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