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衡水内画感言梳理
卜算子·咏衡水内画
14-6班贾蕾
细毫挥江山,微笔写春秋。
已是名扬千万家,更潜心画著。
妙手显精工,一心耀冀原。
琳琅满目光陆离,都让人沉醉。
小舞台,大精彩——参观内画博物馆有感
14-13班马青天
桃花夭夭,烟柳飘飘,总百年繁华随水而去,仍留素颜清秀。前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步入了素有“衡水三绝”之一美称的艺术珍品内画博物馆,在那里,我受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洗礼。
步入场馆,一个个精致灵巧的内画映入了我的眼帘。伴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到内画烟壶起源于清朝。因为清朝人大多有吸食鼻烟的习惯,所以清朝乾隆皇帝主持建造了第一个玻璃窑,专门制造鼻烟壶,后为其更加美观,又镌以书画,更加形象。其材质大体以水晶、玛瑙为主。但也有有机物、陶瓷、金属、玉石等载体。其内容,多以山水、人物、书法、物居多。
清末民初出现了内画大家,善于书法的周东元,善长欧体书法的马少宣,独具个人风格的叶仲三以及意境高雅的丁二仲。他们以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间的美誉。且说制作工艺及流程,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绽放出最亮的风景,还要适应其从外面看是正的。就需要在内壁上反着画的要求。艺术家们克服重重困难,终将其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可见其技艺之,精湛手法之高妙。
我们再来看看大师。中国首个被称为冀派鼻祖的大师王习三,开创了系派画风。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早年从师于叶仲三,后来因为文革,从北京下放到衡水,但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他仍能忍辱负重,继承并发扬内画传统艺术,汲取前人之长。终于成就其内画界的地位。王老先生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身处困境却临危不惧,不言放弃的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得到了世人的景仰。
那么对于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对于我们而言,细细品味那个小小的鼻烟壶,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他向我们展示出即使再小的舞台,也能创造出非同凡响的精彩。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自己,即使与他人相比,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也应报以一颗积极的心态去挑战我们的舞台。再看那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虽然身处困境,他们仍克服困难奋力向前,为艺术而执着。面对高考,面对学习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学习中的小小困难,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一花一世界,一壶一文化。铭记传统文化,扬起风帆远航,在这样的的精神引导下,我们定当发奋图强,在十三中这个舞台上绽放出最美的精彩。
观衡水内画有感
14-17班白解楠
“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说的就是内化传奇的工艺艺术效果。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了衡水的三绝之一内画。
内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与高度透明玻璃的炼制、掏膛等复杂技术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内画凭借他细致入微的画面以及其格调之典雅,笔触之精妙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王习三内画,就是其四大流派之一冀派的代表。冀派的创始人王习三,他所创造的内画装饰华贵,色彩艳明,令人为之称赞。
衡水内画博物馆从外看并不大,但在这两层阁楼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馆就有如内画般具千里之势,虽为寸幅之地。在博物馆中我们欣赏到了玉石烟壶、有机烟壶、陶瓷烟壶等多种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而在这美丽的烟壶背后也凝聚着多代人世世相传的心血,烟壶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由世代中华民族的心血练就而成。就像我们的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了朝气以及奋进向上的气息。看到小小的烟壶内充斥着各种惟妙惟肖的人物、风景、鸟兽,不禁为之赞叹。小小的烟壶藏着千里之势,这也正如我们小小的生命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应该去释放属于我们的千里之势,为中华之崛起!内画的美也来自于他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流程。如果在这过程中,一不小心这个作品就会作废,而烟壶也就成了普通的玻璃。这也启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最终才能散发出玉石般的光芒。
艺术家王习三在当时受到文革打击后被流放到农村,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奋发图强,为之创造出了精妙绝伦的冀派内画。他坚强不轻言放弃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无论是在面对生活还是学习上的困难,都应该坦然面对,从容对待并卧薪尝胆,厚积薄发,记住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这次课外实践活动十分有意义,在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绝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感谢学校及领导给我们的这次宝贵的机会。
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14—24张海月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在步入展览室的那一刻,我们被眼前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震撼了。山水、花草、虫鱼、人物,各色的艺术品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展厅周围,一极大地魅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内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序,以其典雅的格调与精妙的笔触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曾被作为国礼赠与外宾。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门派,其中尤以冀派内画水平最高,发展最快、影响最广。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
然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衡水人,我们却对内画艺术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衡水除了有老白干、衡水湖,还有如此精妙绝伦古典雅致的内画艺术。在今天,一个文化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对夕阳文化如数家珍,却对本民族、家乡的文化知之甚少,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盲目地揖美追欧,将传统文化排挤出主流,这是我们应有的文化观念吗?讲求创新与个性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树立文化自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来传承发扬我们的文化瑰宝。
但是,这仅仅意味着盲目排外、固步自封吗?
当然不是的。发扬传统并不等同于抵制外来文化。鼻炎是由印第安人传入中国的,但内画鼻烟壶却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艺术结晶。冀派是内画艺术四大流派中形成最晚,但却是成就最高的流派。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冀派内画,他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大大丰富了内画艺术的品种和形式。学习与借鉴本是值得鼓励的,但一味的模仿便丧失了自我创新的能力,在合理的借鉴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才是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我们传承与弘扬文化的不二法门。
内画·执念
14—22孙萌
透色晶璃映上了中国山水,墨色画笔勾勒出了中国诗词。小小鼻烟壶,内画于壶上,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鼻烟壶远渡重洋,以一个外来文化的身份来到中国。本来鼻烟壶只是用来吸鼻烟而已,而我们国人却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在內膛作画。
在鼻烟壶制作过程中,掏膛是十分重要的,它关乎一个鼻烟壶是否成型。仔细认真极其关键。掏膛后,艺术家们只能用尖细的墨笔在內膛中反着作画,原本在一个寸掌之大的地方作画就实属不易,反着作画更体现了画家们高超的技艺。
画尽风光,画尽繁华,画不尽的是大中国几千年来艺术家们一生拼命追求,却永远寻不尽的文蕴。内画分为京冀鲁粤四大门派,我冀派在四大流派中独领风骚。王习三先生是冀派的创始人,他融合了内画名家之特长。听讲解员介绍,王习三先生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衡水,在当时那个艰难的背景下,他未轻言放弃,而是专注于内画创作。表现出了一种对艺术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若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可以拥有“掏膛”时的那份仔细谨慎,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低级错误。若我们可以学习王习三先生那种在困境中仍不服输,执着追求的精神,或许一切的不如意都可以克服。
博物馆之旅
14-8班刘东旭
5月20日下午,有幸代表班级参观了衡水内画,从博物馆里,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内画文化,一张张的内画图片,以及展柜中的一件件工艺品,无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光芒,让我沉醉其中。伴着解说员的讲解,文化气息蔓延向四周。周围的同学带着好奇,睁大眼睛注视着展柜,感受着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细心的听讲,好奇地观赏,体现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渴望。一个又一个的大大小小的鼻烟壶,几乎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画面,他们割掉典雅笔触,精妙构思新颖,寸幅之地,却有千里之势。这背后是画家们费尽心思地钻研,娴熟的技巧,以及耐心让我懂得成功不是轻易取得的,要刻苦用功和专心,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和学习中必备的品质。同时也让我惊叹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老师的呼唤,我怀着一颗恋恋不舍的心回到了校园。带队的老师,帮我们进行着总结,告诉我们,从内画中反映的是刻苦是坚持,是一颗追求完美、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心,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美。深受感染的我不禁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掌声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十分喜欢这次实践活动,不光开阔的眼界,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小有乾坤——有感于参览内画博物馆
14-06贾蕾
当言语变得停顿,当眼神变得凝滞,当参览内画博物馆,当观赏那些巧夺天工的内画艺术品。
内画用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小小的壳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内画都是小有乾坤,有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寒梅;有“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美景仙境……在寸幅之地尽显千里之势,细微之处才能更加凸显一个人的真功夫,王老先生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倾其将近一生的执着和对于困难的顽强克服以及那深深的对于这份艺术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的内画博物馆参览社会实践活动,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许多多课本上与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心灵的涤荡更是尤为显著。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于忘乎所以的刻苦勤奋。也正如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们所正在经历的高考之路同样需要我们这样。面对学习中的困难,面对成绩的挫折,要做得就像王习三老先生那样,热爱、执着、勤奋、钻研,相信我们也会取得属于我们的成功与辉煌。
内画虽小,却包罗万象;参览虽短,却影响深远。小处尽显大乾坤。
衡水内画博物馆游记
14-13班谷晓雨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然而却有这样一些事物,随时代的发展,渐渐被人们珍视,譬如衡水的鼻烟壶内画。
此次参观实践,让我了解到,鼻烟壶内画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内画的主要发展历程。而中国内画中冀派创始人王习三先生,其顽强进取的创新精神,则更是深深的打动了我。
众所周知,内画工艺极其困难,方寸之地,具千里之势,精妙之处,概括的淋漓尽致。然而我却难以想象在鼻烟壶内径,如此小的情况下,内画大师们,如何完成件件优秀作品的,其创作之耐心与恒心及高超技艺无不让人为之惊叹!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王习山先生是在文革时期被下派到衡水来的。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他要潜心创作,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难题,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因此,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能潜心创作开创冀派内画画风,值得我们高中生学习,与之相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的我们,更要深知求学之幸福,并居安思危,时刻以王习三先生的事迹为榜样,时时勉励自己拼搏进取。
我校“解放生命,激爆潜能,超越每刻,卓越一生”理念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欣赏内画技艺之“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时,不忘王习三先生的人生境遇,并以此为榜样。
经过此次参观实践活动,我不仅仅了解到了我国的内画鼻烟壶的发展历史和其精美艺术表现形式,更学习到了内画工作时的耐心、恒心、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让我重新定格自己。此刻我将扬帆远航。
参观衡水内画博物馆有感
14-19班李孔瀷
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最纯粹的信仰。就是单纯的,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人生而艺术。
内画,他的瓶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不需要太多的修饰,不像铸造钢铁器具,把他滚烫的钢绽放在冷水里急剧降温,她有她自己的温婉和细致。
内画艺术的载体就是鼻烟壶的瓶体,无论是怎样的选材,无论是水晶孔、雀石、玛瑙,还是最简单的玻璃,每一个瓶体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开坯、掏膛、打眼儿、渐渐成形到后来的内壁磨砂都需要制作者的全神贯注和对所创作的艺术品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先要对他产生爱,不能把全部的心血集中到手上的这一小块儿材料上,即使他贵重,即使他普通,能看着它慢慢成型,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
先要对他产生爱才能做好他。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本身产生了爱,才会更加的认真执着。
由里到外,一点一点渲染开来,不急不躁,缓慢而大气。内画的画法和普通画不同,普通画是由外向里画,比如一朵花,内画只能先点花蕊再向外一圈圈扩散。
冀派的画笔是王习三大师亲自改造的,能够更容易地伸进瓶里,刻画出更加细致的纹路。但是想画出一幅完美的内画,画师高超的技术和经年不断的练习更为重要。
我们在赞叹内画技术的成就时,往往忽视了创作者本身的勤奋和付出的心血。相较于艺术,更值得我们赞叹的是艺术者背后的锲而不舍。
观衡水内画有感
14、15班侯少聪、勒广博
鼻烟壶小巧精美,题材广泛,但其制作过程又有谁知?因为壶体积小,绘画难度很大,制作时应小心谨慎,稍微一不小心作品就会被毁坏。王习三在创作作品方面要求精益求精,力求准确。王习三在创作鼻烟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却成为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灯光下,那一件件精美的鼻烟壶,讲解员的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我那萌动的心。小小的鼻烟壶承载着的那是人生的大道理。
耐心,还清楚的记得,那一个个被刻在那个大拇指大小的天地上,细细的发丝清清楚楚,那一笔一刀无不融入了王习三先生的汗水与心血,我的心在无规律的抖动着,俯下头深思着。
淡然。多少次王习三先生从地上拾起那精心制作的半成品的碎片,心痛的泪水往肚里咽,往心里流,化作是前行的动力和无悔的信念。
越挫越勇。十年文革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在逆境中创造辉煌,比起他我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学习过程中也有很多困难,但这些与王习三遇到的问题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要从王习三身上学习他勇于创新、不肯言败、不放弃的精神。小小内画壶蕴含着多少人的辛苦,精美内画耗尽无数人的精神。每个鼻烟壶都需要创作者的静心,就像我们的学习,我们要放下心中的顾虑。
放下顾虑需要我们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放下顾虑,需要我们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超脱;放下顾虑,不以一毫私欲自累,你会发现,将相王侯外,别有幽游快活人。
每个人都有他成功的舞台。走出博物馆,我抬起头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细细品味着“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这句话,心情久久不得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