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河北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校园动态>> 媒体报道>> 正文内容

重磅:河北日报——探访衡水十三中快速崛起的奥秘

7月26日,河北日报特别报道我校教育风采

7月18日,全国千余名教育工作者到衡水十三中参观

高考百日誓师活动现场

高考当天,老师们送学生进入考场

衡水湖励志远足

平安夜学生收到的小礼物

冬至日老师为学生们煮饺子

拾金不昧角 培育传统美德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

参观民俗文化节

7月18日,衡水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暨海南出版社河北分社年度备考研讨会在衡水十三中隆重举行。来自广东、湖南、江西、内蒙古、安徽、贵州、山东、河南、河北、甘肃、山西、福建、云南、广西、黑龙江、吉林、湖北、宁夏等全国18个省区的1000多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研讨会现场。近年来,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快速发展、强势崛起,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年接待参观人次不断刷新。五年来,已接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0万多人次。这充分彰显出该校逆境突围、后来居上的办学业绩与该校精致教育、激情教育、人文教育等的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研讨会现场,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安排了校园文化参观、办学经验报告会以及九大学科教学策略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精细化的校园环境、人文化的管理细节、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给来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五年本一上线人数提升110倍,上线率提升47倍,生源基础一般的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为何能不断实现超越,并走在了全国高中教育前列”这是与会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校长白祥友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发扬“唯真唯实、唯先必争”的精神,坚持“固本中求真,坚守中创新”的本真教育理念和“激爆潜能,滋育卓越,崛起奋进,勇创名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理念,逆境突围,强势崛起,努力开辟出教育新天地,不断演绎着独特的教育魅力。

文化为根,积淀强劲发展的底蕴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十三中”)前身是衡水铁路中学,2004年7月由石家庄铁路分局划归衡水市政府管理,同时由完全制中学改办规范性普通高中,成为市教育局直属三所国办示范性高中之一。当年,在市区里面,十三中属于第三个批次招录学生。初中学校转型办高中,社会影响力低,生源质量差,这些都使得十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的窘境。直到2012年2月9日,衡水市教育局任命原衡水二中主管教学副校长白祥友同志为十三中新一任校长、书记,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这一窘境才被打破。

上任初期,新任领导班子在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学校的落后状况,并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之后,把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定位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一所学校亦如此,学校文化,是教育实践成果的积淀和升华。它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活力之基、动力之源。上任后,白祥友始终坚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优质快速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

走进一所学校,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为此,衡水十三中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区、文化板块,都给学生以启迪,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一进十三中的校门,落入眼帘的就是教学楼上悬挂的各种充满正能量的标语、横幅。就连教学楼的角角落落也开辟成德育教育活动场地:一层教学楼的天花板上是校徽文化合集;楼梯及楼层拐角处挂着“中华文明”“中国梦”“中国力量”文化主题板块,每个板块都演绎的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楼道被同学们亲手装点成精彩的文化长廊;寝室整洁的墙壁上粘贴着催人奋进的座右铭、充满温情的全家福……置身校园,自然熏陶,人文感染。借用诗人柳亚子的诗句“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浊世隔尘埃”,这样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使人乐观奋进、昂扬向上。精神立校,文化育人。校园文化透露性情,体现精神。学校有了文化,就有了精神,有了灵魂。

在德育的环境教育中,十三中还让学生们成为德育舞台上施展才华的主角。他们创设了拾金不昧角和废纸回收站两大德育舞台,既让学生从中受教,也让学生成为施教者。拾金不昧角位于教学楼一楼北侧的楼梯口,由多个苹果型储物台组成,这些储物台一是方便拾金不昧者放置捡拾到的物品,另一方面寓意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急人所困,有一颗热忱善良的心。

楼梯拐角下的废纸回收站,不起眼的地方,却得到了最充分利用,活动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个班级把本班的废弃试卷、书本收集起来,每日教育处均集中收集并登记造册。每周教育处集中把废品统一卖出,钱款作为班费发放到相应班级。高二8班的班长安琪说:“学校帮我们卖掉废品,钱给了班级,用这笔钱我们买小奖品、水果等,同学们都很开心,觉得小礼物格外可爱,水果格外甜。感谢学校让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是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

十三中最大程度地利用环境的教育因素,创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从而将校园文化建设转化为一种德育教育,实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的目的。

激情为魄,发掘师生发展的潜能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每日跑操时间,十三中的操场上,就会传来嘹亮的口号声,这是十三中激情教育的亮点之一——激情跑操:每个班级都在一位旗手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如同一部战车在操场上奋勇前行,让观者热血沸腾。

“太震撼了,这种场面带来的震撼,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为什么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措施,可是就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在观看了十三中的激情跑操后,一位校长对白祥友发出这样的感慨与疑问。白祥友说:“很多学校的学生是在用嗓子呐喊,我们的学生是在用内心呐喊!……激情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不断鞭策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激情可以使我们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激情不是简单地精神亢奋,而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升华而成的精神营养。”

激情教育是十三中实施名校战略,实现逆势崛起的重要举措。“人的精神力量,人的潜能一旦被激活爆发,将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管理者的工作在于激发老师的工作激情,教师的工作在于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焰。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解放生命,激爆潜能。”白祥友表示,激情教育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智慧潜能。

除了每天的激情跑操外,还有每日下午的激情课前励志活动,包括课前宣誓、国歌齐唱、班歌齐唱活动,学生们迸发自内心深处的满腔激情,声音震撼人心,场面壮观热烈。课前励志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课前状态,催发了内心上进的动力。课前宣誓激发了同学们的满腔豪情,国歌齐唱培育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班歌齐唱活动增进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在十三中校园,每天涌动的都是激情的教育和教育的激情。跑操前的级部动员,跑操后的班级动员,学习小组内部动员,对三尺讲台,教师们不是仅当成传授知识的舞台,而是当成燃烧青春的舞台,激扬生命的舞台,播撒文化的舞台。

教师是燃烧的一团火,学生是一团火在燃烧。抓活动、抓德育就是抓状态;抓活动、抓德育就是抓成绩。激励教育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树立自信,让他们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昂首向前。十三中通过活动开展、环境激励、氛围营造实施激情教育,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精气神儿,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激情学子、风行少年,让每个教师都能够献身事业、迸发活力,让每个师生都阳光自信、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勇于进取。

课堂为骨,引领教学质量不断攀高

多年来,当我们醉心追求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并为此取得的骄人成绩欢欣雀跃的时候,另一种灰色的现实也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厌学”情绪或“被动学习”心理,不少高中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很“无奈”的事情,有的甚至把高中毕业视为“解脱”,高考结束就把课本和学习资料撕得粉碎。这种学习兴趣的丧失,使学生未来的求知欲、进取心、创造力和悟性、灵感消磨殆尽,虽然高考金榜题名,但却谈不上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靠课堂教学。”衡水十三中校领导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状况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品位。三年前,衡水十三中率先在高二年级进行了优化课堂新课改活动,把师生从被压抑、被束缚的状态里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考欲望,激爆他们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潜质,使其积极探索、幸福成长、快乐发展。

推动教学质量提升首先是下大气力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课堂教学上。基于此,十三中推出了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听评课制度、同课异构活动、大公开大评比、优秀教师观摩课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帮助老师提高业务水平,减少了教师教学上的无效劳动、增强了教育合力,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师生互动为主,一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师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尽情绽放生命精彩。

如今,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逐步形成,促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本一上线人数提升110倍;教师30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联赛中,衡水十三中66名同学获得特等奖。近日,衡水市教育部门发布了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审结果,十三中陈咏英老师报送的“百家争鸣”一课被评为部级“优课”,葛俊芳老师报送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被评为省级“优课”,张爱玲、郭芳菲、孔佳老师报送的课程被评为市级“优课”,衡水十三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对于一所高中来说,教育的成功,不在于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也不在于多少学生考上一本、二本,而在于在校三年,孩子思想进步了多少,成绩进步了多少,个人成长了多少。”白祥友说,他的教育理想是让在十三中上学的每个孩子不比在任何其他学校上学差,都能收获能力的提升和生命的成长。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教育理想,五年来,白祥友和他的团队在固本中求真、在坚守中创新,已经使无数中考成绩平平的学子通过十三中走进了理想中的高校。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同样的起点比终点,同样的终点比起点。十三中所推崇的本真教育就是打破束缚个人生命成长的精神枷锁,最大限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在未来的征途上,衡水十三中必将继续发挥潜能激发、励志教育的特色,秉承“奋进——为中华之崛起”的校训,发扬“唯真唯实、唯先必争”的工作精神,为了每个十三中人心中最美的梦想,继续攻坚克难,办好让家长放心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衡水日报:18省份千余教育工作者齐聚衡水…       下一篇:衡水晚报:不惧酷暑,家校合作——衡水十…